本篇内容为虚构故事,如有雷同实属巧合。
1
李存明高中毕业就去当兵,两年没有回家。小伙子没相过亲,远近七八个媒人争抢着介绍好姑娘。
同行是冤家,明面上合作暗地里竞争。这些媒人都想抢占先机一举成功,争论协商之后,用抓阄确定次序。
二婶子把桌面上的纸团审量了好几圈,终于选定了一个,展开一看,竟然是个“6”字。次序这么靠后,前边五个媒人自然要幸灾乐祸,假心假意半是玩笑半是挖苦地说。
“老嫂子,恐怕你没戏了,不要白搭功夫瞎掺和了。小伙子这么抢手,哪能轮到你吃得上大鲤鱼?”
“哼,这可说不定!李存明无论如何也得先相看几个姑娘,然后才决定给谁定亲。你们前几位也只不过帮他练练胆量长长见识,演习演习。
我抓的是六六大顺,这可是个好兆头。我不急不抢,坐等良机,看着你们当冤大头,当炮灰。呵呵呵……”
说归说闹归闹,心里再不如意也得按规矩办事。
那几天,二婶子等得心急火燎,惶恐不安。为了达成心愿,她差点不择手段去扒媒。
连续五次相亲,李存明都没有遇到一个可爱可亲可敬的姑娘。他对自己未来的媳妇没有过高要求,可无奈的是,这些姑娘的条件高得离谱。
按他目前的家庭状况,是真的达不到。从他内心里,也没法接受。
他不是不想和她们结亲,而是不敢。就算娶回家,也不能保证美满幸福,甚至连能不能安分长久地过日子都无法确定。
这些姑娘都提到了结婚要买小轿车,他可以答应。但必须是十五万以上的,他就没法认同无力承受了。
有的还特别强调在县城买房,他难以理解。嫌弃家里的大瓦房,连镇里的楼房小区都看不上眼。
娶个媳妇几乎是倾家荡产了,为什么非得再花费几十万到县城去住?
当二婶子去领他相亲时,李存明已经毫无兴致,甚至是厌恶透顶。要不是爸妈苦苦哀求,要不是二婶子能说会道,李存明是坚决不去刘晓兰家的。
刘晓兰在省城打工,没机会见面谈话。可她爸妈谈的都是庄稼人挂在嘴边的家常话,对婚姻的条件也是农村人一般化的那几点要求。
面前的大叔大婶和自己的爸妈一样憨厚本分,李存明终于找到了认同点,有了归属感。哥哥嫂子也热情招待,替妹妹相看小伙子,夸赞妹妹是怎样的一个好姑娘。
哥哥刘灿忠也是退伍兵,两个人越说越投机,越谈越近乎。李存明忽而感觉到,自己哪里是来相亲的,简直是和老战友聚会。
偶尔瞥见电视剧旁边有两个小相框,一个是全家照,一个是姑娘的单人照。李存明控制不住自己的眼神,一次次扭头看照片。
嫂子眼尖,会心一笑,即刻把照片拿过来,塞进李存明手里。李存明打眼一看觉得面熟,紧接着惊呼一声。
“呃……咋越看越像……一个高中同学——刘晓兰呢?”
“我妹妹就是刘晓兰啊。怎么,你和我妹妹是同学?那也太巧了吧?哈哈哈哈……”
“可是,媒人说的很清楚,你妹妹叫刘春兰啊?”
“哦,是这样的。我妹妹从小就叫刘春兰,考高中时需要办理身份证,不知道她发什么神经,自作主张改成了刘晓兰。不过,家里人和邻居们还是照常叫她刘春兰。”
……
天下之大无奇不有,事情就是这么巧儿又巧。
李存明这次本来不想来相亲,却遇到意外惊喜。曾经那么暗恋过的女孩至今还没订婚,这不是老天爷特意留给自己的机会吗?
女孩子不在家,家里人也同样没把这次相亲放在眼里。没成想小伙子确实不错,言谈举止很招人喜欢。
尤其是小伙子和女儿竟然是同学,也许是缘分注定让两个人再次重逢。女儿高中毕业后,接连相亲两年多都没有好结果,这次等来了李存明,女儿肯定也会称心如意了。
爸妈当场答应,尽快催促刘晓兰回家一趟,和李存明见面。李存明也当即明确表态,从此之后再也不和其他姑娘相亲。
二婶子说媒十几年,还从没遇到过这么奇巧而又顺利的事。这一次,她有话可说了,有资格显摆了,不到两天,整个“媒人圈”都知道了,引起疯传和热议。
2
李存明和刘晓兰并不是同班同学,也不是同级。他们两个一开始并不认识,之后也没用真正过交往。
那一次期中考试,学校采用的是高中三个年级混编考场。上高二的李存明和上高一的刘晓兰坐在同一张桌子上。
每场考试,刘晓兰都偷偷写纸条让李存明帮着解答。身边坐着个娇美可爱的小学妹,李存明当然要竭尽全力大献殷勤。
那几天,李存明神魂颠倒,真正做到了“舍己为人”。晚自习之后加班将近两个小时,早上提前起床一个小时,全部精力都复习高一的课本和资料。
结果可想而知,自己的考试成绩下降了一百多分。至于刘晓兰的分数具体提高了多少,他没有机会询问,但全校表彰大会上,刘晓兰得了个“进步奖”。
这次成绩断崖式跌落,除了第一场语文维持平时分数,其它各科都毫无征兆地齐刷刷降低二三十分。班主任和任课老师轮流过堂,追问痛批李存明。
“不应该啊,确实本应该啊。你一向那么努力,特别是考试那两天,格外的用工。简直难以想象,每张试卷都有空白,字体也了了草草辨认不清……”
老师气得脸色铁青,李存明却美得贴心入肺。为了哥们他可以两肋插刀,为了生平第一个喜欢的女孩,他怎么就不可以粉身碎骨?
三天六场考试,每次齐头并肩坐在一起,分分秒秒都激荡澎湃刻骨铭心。一阵阵少女的甜香气息让他迷恋陶醉,一次次不经意的肌肤接触更让他心动神往。
他第一次为一个女孩子颠覆疯狂,一度痴心妄想,梦幻惆怅。他满校园里寻觅女孩的身影,一次次欣赏和品味只有她才特有的青春气息。
连续好几次周末回家,李存明都偷偷跟踪刘晓兰。可喜的是,两个人的乡镇竟然同一个方向。
直到最后一个分岔路口,刘春兰拐进一条乡间小道。看看马路边的标牌,知道刘晓兰的家在刘庄。继续往前十五里,才是自己的乡镇。
放学回家时有机会同路,李存明跟踪就是为了保护。可返校时就没那么幸运了,一路上瞧不见她的身影,总是担心她的安危。等到在高一存车棚找到那辆熟悉的自行车,紧张慌乱的心才终于松弛下来。
李存明就这样狂热地喜欢着刘春兰,默默地暗恋着生平第一个心动女孩。他坚持不懈偷偷跟踪保护,却从来没有接近她打搅她。
高二下学期,他受到同桌同学的诱惑和怂恿,鬼使神差地沉迷在网吧游戏厅。半夜里翻墙被当场抓获,全校师生大会上被当做典型点名示众。
从此之后,每次课余时间,他都呆呆地坐在教室里,恐怕被刘晓兰撞见。他没脸面对自己追慕着的女孩,几乎触手可及的梦幻情景已经无缘继续。
一度班级上游的成绩再次降落,好几次统考都没有回升。不是他不肯努力,而是同学们的歧视和排挤袭扰他的情绪,无法安心无法宁静。
高考落榜早已注定,高中毕业后他首先选择了当兵。告别了这段苦涩的校园青春岁月,他要在部队大熔炉里历练自己成熟自己。
3
李存明诉说的一切情况,嫂子通过电话一一转告给小姑子。刘晓兰承认自己的记忆里确实有过这段经历,对李存明还存有印象。
关于考试作弊的情形,正如李存明讲述的,一点也没夸张。也坦白自己唯一一次奖励和荣誉,应该归功于李存明的悉心帮助,其实应该说全力替考。
李存明跟踪自己好几个月,刘晓兰也心知肚明。刘晓兰不止一次躲在玉米地里,偷偷观察李存明。
明明知道这个高二男生自作多情并痴迷不悟,但刘晓兰的心思决不会放在他身上。李存明个头高大,但脸黑眼细,模样不受女孩子喜欢。
生怕这小子招惹纠缠自己,刘晓兰好几次都想把这种情况告诉给哥哥。狠狠地教训他一顿,看他还敢跟踪自己吗?
好歹这小子有自知之明,没有进一步的过分举动。开始几次有惊无险,慢慢地见惯不怪,随他怎么着吧,只要不给自己招惹麻烦就行。
校园里几乎每天都会和他至少一次迎面相见,躲不开时就目光碰撞一下,从没给他过好脸色。他自讨没趣但一如既往,但从没敢在言行上招惹过自己。
暗中较劲了好几个月,连形影不离的同桌好友都没有觉察李存明的形迹可疑。刘晓兰觉得这小子可笑又可怜,说得难听点,就是色心膨胀却又胆小怕事。
后来全校师生大会上,李存明站在主席台挨批受辱,刘晓兰心里也不是滋味,毕竟他曾经帮过自己。台上,李存明声音打颤念着检讨书,台下,刘晓兰泪花盈眶,难以置信他会变成这个样子。
从那天开始,校园里再也见不到李存明的身影。回家路上频频回头,那个与自己保持五十米左右的身影也彻底消失了。
这个习惯的情形一旦缺失,心里确实有点不适应。哀叹惆怅了一些日子,才慢慢恢复正常。
这段经历过去将近五年了,刘晓兰早已忘记了李存明。没想到,兜兜转转,两个人还将会有重逢见面的机会。
4
爸妈每天都打电话催促女儿尽快回家,和李存明见面把婚事定下来。可刘晓兰坚决不答应,半个多月过去了,始终不肯请假。
嫂子也一再提醒小姑子,李存明已经明确决心正式求婚。自从这次相亲之后,他拒绝了任何媒人。
“嫂子,你替我转告他。当时我没把他看在眼里,今天仍然不会相中他的。”
“妹妹,人都会变的,无论相貌品性都会和以前大不一样。他在部队里磨练了两年,坏习惯坏毛病都会改掉的……”
“嫂子,我对他一点也提不起兴趣来,根本不想和他相亲。我也细心琢磨过,试试能不能接受他,但每次回忆往事,接下来再幻想以后的日子,都感到迷迷茫茫难以安宁……”
嫂子听了这些话,对小姑子的心理阴影和忧心顾虑,不得不慎重对待。打电话如实转告了李存明,当天晚上,又把李存明的话原原本本地学给小姑子。
“妹妹,你低估了李存明的决心和承受能力。我按照你的意思添油加醋把他狠狠地嘲弄了一顿,无论怎么贬低他,人家刀枪不入毫不在乎。”
“怎么?他比以前脸皮更厚了,以前不敢招惹我,现在变得胆大了,还想死缠烂打咋的?告诉他,别枉费心机白搭功夫了,我决不会答应他的。”
“我也是这么说的。可他态度坚决,非得等你回家,要你亲口说他亲耳听不可。他也明确表示,到时候,如果你真的拒绝求婚,他也就死心了,以后决不会再打扰你。”
“那就这样僵着吧!他愿意等就等吧!到年底还有三个月呢,我就不信他能忍耐这么长时间。他任性赌气,可他爸妈决不会让他胡闹下去,逼他相亲看他怎么办……”
每次谈论这个话题,小姑子都是这个态度。嫂子也反复劝告李存明,善意提醒不必要把全部心思投注在刘晓兰一个姑娘身上。
李存明不为所动,态度越来越坚决。一再重申,不到最后那一刻,他绝不改变自己的意志。
刘晓兰和李存明较劲赌气,谁都不肯服输。一个说,等不到见面之后那一刻决不罢休;另一个针锋相对,坚决不给他这个机会。
嫂子夹在中间左右为难,劝了这个又要哄那个。同时又不得不替小姑子另外多考虑一些,毕竟刘晓兰才是自己的亲人,李存明到目前为止还只不过是个外人。
刘晓兰连年相亲失败,愁坏了爸妈。特别是最近一次相亲,受到了巨大伤害。半年多了,还没从阴影里走出来。
5
五一节放假时,刘晓兰回家相过一次亲。她和小伙子见面谈话,从各方面条件来说,双方都觉得很满意。
第一次接触就互相有了好感,在刘晓兰的相亲经历中,还从没发生过。她当然欣喜万分,对这份姻缘充满希望。
爸妈更是高兴得不得了,为女儿的婚事发愁了好几年,总算可以松口气了。邻居和亲友们很快知道了这个喜事,都准备好了红包等着吃订婚酒。
按当地的俗礼和规矩,男孩和女孩第一次见面,都不会轻易许亲的。留个三五天时间,让女方打听打听,看看未来的婆家在村里的名声怎么样。
但这个小伙子当场表了态,一个劲地给媒人强调自己的结亲意愿。也许他高兴过度把爸妈的嘱咐忘得一干二净,也许他求亲心切啥规矩啥程序都不管不顾了。
媒人、爸妈、哥嫂的话都没能起到效果,最后不得不让刘晓兰亲口表态,他才如释重担安安心心地回家了。小伙子着急而又担心的话语,憨厚而又痴迷的神情,越发招人喜爱。
哥哥的一个战友和那户人家住得不远,啥情况都可以问清楚。哥哥回家时满脸兴奋,一个劲地夸赞这门亲事。
“妹妹好幸运啊,摊上了个好婆家。四四方方的大院子,堂屋和配房都是刚盖的大瓦房。村头还有一处新宅基,结婚时肯定要建楼房喽。……”
哥哥先把自己亲眼看到的仔仔细细诉说完了,又把战友的话原原本本地学给家里人听。最后,稍微停顿片刻,蛮有把握地总结了一句。
“媒人没骗我们,确实是个好人家。更可喜的是,小伙子也相当不错。”
妹妹一直喜滋滋地听着,羞答答地低着头,总是不好意思过分表露自己的态度。嫂子刚嫁过来才两年,这种心情和体味记忆犹新,就主动替小姑子说话。
“爸,妈,小伙子咱们都相中了,家庭情况也打听清楚了,一家人都没意见了吧?”
爸妈互相对视一眼,点点头。妈妈微笑着看着女儿,也算是做做样子,让女儿最后拿主意,就随口问了一句。
“兰兰,这门亲事能不能定下来,还得看你自己的心思。”
“嗯,我觉得行,一家人也都没意见,那就给媒人回话吧。”
嫂子早已掏出手机,专等着这个重大决定了。小姑子话音刚落,电话就拨出去了。
“喂,二婶子,我们一家人商量好了,都愿意这门亲事。男方那边啥态度啊?”
嫂子听了两句,眉头皱了皱。随后,笑嘻嘻的脸马上僵住。
她瞥了一眼对面的小姑子,站起身急匆匆走出堂屋。冷不防躲出去和媒人通话,不难猜测,肯定不是好消息。
嫂子在院子里压低着声音,不敢让屋里人听到。几分钟后,控制不住情绪,钻进厨房里,把门关严,大声嚷嚷起来。
屋里人都预感到情况不妙,但都压抑着没有吭声。爸爸闷闷地抽着烟,妈妈默默地抹眼泪,哥哥气得把半盒烟紧紧地攥在手心里。
刘晓兰沉痛地闭着眼睛,极力控制着难言的悲愤。男方肯定是拒绝这门婚事了,她实在想不出究竟是什么理由。
嫂子气呼呼地回到堂屋,一屁股坐在沙发上。抓起凉茶一口喝干,随即就嘶哑着嗓子叫骂起来。
观看本章后续内容,请购买专栏
“没想到这个小伙子没有主心骨,自己当不了自己的家。他那天明明已经给二婶子表态,相中了咱家兰兰,可第二天,他妈妈还逼着他去和另一个姑娘相了亲。”
刘晓兰没有吭声,妈妈替女儿追问。
“那意思就是说,他最后和那个姑娘定亲的可能性很大?咱们兰兰这边就没希望了?”
嫂子刚倒了一杯茶,茶杯端到嘴边,没顾得喝就随即放回桌子上。
“已经定下来了,我一听二婶子说完这事就气炸了。儿子不乐意和那个姑娘定亲,当娘的就不管不顾,硬逼着儿子下了见面礼。”
这次相亲,刚开始给刘晓兰多大的期盼,紧接着就是当头一棒,彻底绝望。世事难料,人心善变,你对他一往情深,他却还你虎狼之心。
6
这就是刘晓兰当前的处境和状态,上次相亲带来的痛苦,她还是念念不忘挥之不去。
嫂子不得不怀疑,刘晓兰坚决不和李存明见面,是不是对相亲产生了抵触情绪?她不一定相不中李存明,只是对任何人任何事无法信任。
一般情况下,女孩子的秘密是不会轻易说给别人听的。可李存明不一样啊,他坚持要和刘晓兰见面,谁都劝阻不了。
相比之下,刘晓兰比他还要倔强,比他还难劝说。
中秋节那段日子,二婶子又挑选了一个好男孩,专等着刘晓兰回家相亲。刘晓兰为了躲避,干脆不回家,到别的地方玩了几天。
如果现在还是那种心理,说不定又会做出什么出格的事。为了躲避李存明,她完全有可能连春节也不回家,到时候就更尴尬了。
万不得已,嫂子只好把这段实情原原本本告诉给李存明。目的是劝说他不要再等下去,也免得刘晓兰有家不敢回。
嫂子把话说到这份上,简直是替小姑子求告李存明,不要再强势硬逼了。刘晓兰在这种状态下,越是步步紧追,她越会走向死胡同。
李存明听到之后,也被逼到骑虎难下的境地。
已经坚持等待了两个多月,再过一二十天就可以和刘晓兰见面,这个机会怎么甘心放弃?可也不能任着自己的性子不顾刘晓兰的感受,不顾她家人的无奈吧?
李存明一时难以表态,不得不挂断电话。
“嫂子,给我点思考时间,我想好后再告诉你。”
一个下午没有回音,又等了一晚上,直到第二天上午九点,李存明才打来电话。
“嫂子,我想了又想,和爸妈也商量了好长时间,才取得了一致意见。我……”
李存明欲言又止,一时无法继续说下去。明明已经酝酿好了情绪,也准备好了适当的言辞,可事到临头还是有点迟疑。
嫂子这边也是心慌意乱,无法猜测李存明将会是怎么的决定。本心而论,她非常乐意李存明成为未来的妹夫女婿,希望他不会放弃;但既然把小姑子的处境和状态给李存明点破了,李存明知难而退也无可厚非了。
嫂子静静地等待着李存明的回答,不敢言语,更不敢催促。恐怕催得紧了,李存明情急之下张口说出让家里人大失所望的话语。
“嫂子,刘晓兰这种状态,我决不会强逼着她和我见面。等她缓过劲来,有情绪继续相亲时再做决定也不迟。”
“你的意思……还是坚持等着她的回应?”
“对!我说到做到,毫不含糊。”
“你对她的情义我们可以体谅,也替我妹妹感到幸运。可到底她什么时候愿意和你见面,谁也无法预料。一个月、两个月,你已经等过去了,再等一两个月,相信你也能够做到。可一旦是半年呢?一年呢?……”
“嫂子,时间不是问题,等多久我都可以承受。关键是我有个唯一的要求,只要是刘晓兰重新开始相亲,希望你们第一个想到的是我。”
“那是自然的,你和她的相亲只是开了个头。也正像你说的那样,刘晓兰不当面拒绝你,相亲仍在进行中。”
“有嫂子这句话我就安心了。咱们就这么说定了,到时候,你们一定要首先通知我。”
嫂子又把这个情况转告给刘晓兰,希望她不要再因为李存明焦躁不安。刘晓兰终于放下了思想包袱,答应春节照常回家。
至此之后,关于见面这个话题不再提起。李存明也真正做到了偃旗息鼓销声匿迹,连个电话也没有打来过。
7
李存明爸妈承包了村里的藕塘,今年收成特别好。除了在临近几个乡镇集市上出售,还要到各个村子里走街串巷。
腊月二十六是刘晓兰那个镇上大集,李存明随同爸妈去卖藕。不经意一眼瞥见了刘灿忠,他大声呼喊了一句。
“哥,等一下。拿几根藕回家。”
他越喊,刘灿忠跑得越快。把藕塞满了一编织袋,早已经找不到刘灿忠的身影。
李存明感到很不可思议,为什么刘灿忠不理会自己?按常理说,李存明到这个乡镇赶集,刘灿忠应该热情地打声招呼。
依照之前的几次交往,刘灿忠这么做不合乎他的脾气呀。如果说他不愿意占便宜白要这几根藕,也不应该那么紧张那么恐慌啊。
临到快散集时,二婶子出乎意料地来到摊位前。脸色非常难看,先说了几句客套话,才深深叹口气说明来意。
“李存明,没想到会发生这种事。刘晓兰这个小妮子……唉,让我咋说呢?”
“二婶子,到底怎么了?”
“这事啊,说起来真是气死我了。她做出的事,家里人没脸面直接告诉你,不得不托我这个媒人来转告。更气人的是,我也是刚刚知道,连我也一直蒙在鼓里。”
刘晓兰腊月十八就回到了家,第二天一个小伙子就上门求亲。家里人措手不及,没机会预先通知李存明。
更让家里人吃惊的是,那个所谓的介绍人竟然是和刘晓兰一同打工的好姐妹。很显然,这是早就安排好了的。
刘晓兰给家里人来个突然袭击,目的就是断绝李存明的机会。这次让小伙子上门提亲,也就是让家里人看一眼,宣告自己和小伙子的恋爱关系。
爸妈再怎么生气,也不得不应付着招呼客人。事已至此,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。
哥哥嫂子趁这会儿功夫,把刘晓兰拉到配房里。必须追问清楚,这到底是咋回事?
刘晓兰对上次相亲一直耿耿于怀,被那个小伙子无情拒绝受到很大刺激。她发誓一定要找个更好的婆家,把那户人家比下去。
正巧那个好姐妹的姨妈也在那个村里,刘晓兰就拜托这位姨妈给自己找个好人家。没过多久,这个叫吴世杰的小伙子就和刘晓兰取得联系,互相加了微信。
就在这两天之后,家里打电话说,李存明上门相亲。刘晓兰非常震惊,思量再三,还是把婚姻赌注投入到吴世杰身上。
……
刘晓兰一边诉说,一边感伤落泪。眼里充满怒火,存心报复的情绪显露无疑。
哥哥越听越生气,早就坐不住了。嫂子也气得直摇头,打断了小姑子的倾诉。
“你怎么这么执拗?这么糊涂?婚姻是一辈子的大事,你竟然当儿戏,为了争口气就这么毁了自己?”
“没有!嫂子,吴世杰人不错的。……关键是,他家庭条件相当好……”
哥哥终于发火了,把半截烟头猛地摔在地上。
“屁话!微信上能谈出什么好歹来?你也是今天第一次和他面对面接触,能保证他比李存明好吗?”
刘晓兰沉痛地低下头,不敢言语。嫂子叹口气,试探着追问。
“是啊,李存明怎么办?你一直拒绝和他见面,并不说明真正原因。害得人家等了你三个月,他还一定会继续等下去的。”
“我又没逼他!他死皮赖脸要等,是他的事。”
“李存明等你,还不是只要求你当面亲口说一句话吗?他如此痴心追求你,对你的婚姻来说多么难得呀。没想到结果弄成这样……”
刘晓兰再次低头不语,自己造成的乱局她也不知该怎么处置。哥嫂忍无可忍也只能大声嚷嚷几句,对妹妹打不得骂不得。
8
听了媒人的讲述,李存明不得不在残酷的现实面前低下了顽强的头颅。已经没必要再纠结于刘晓兰当面答复了,他不甘放弃也只能罢休。
二婶子可怜这个小伙子,当场许诺一定给他介绍一个更加出色的好姑娘。李存明还能这样?只能听之任之,答应随二婶子去相亲。
本来事情该这样结束了,没料到几天之后又节外生枝。腊月二十六这天,李存明突然接到嫂子的电话。
“兄弟,有没有时间啊?有件事能不能见面谈谈?”
“嫂子,别管有空没空,我都可以去见你。”
“那好,就到你们镇上邮政所那里碰头吧。”
嫂子带来一个说不清可喜还是可悲的消息,刘晓兰和吴世杰分手了。经过家里人的劝说,刘晓兰同意和李存明订婚。
腊月二十那天,吴世杰开车带着刘晓兰去县城。半路上有个机动三轮响着喇叭准备超车,吴世杰就是不肯让路。
“哼哼,妈的,一个破三轮还想开到小轿车前面去。老子偏偏不让道,有本事就飞过去……”
三轮车加速,吴世杰也加速。三轮车在后面紧跟,吴世杰故意减速阻挡。
刘晓兰怎么劝他都不听,一直压制和阻拦着三轮车超车。一前一后行驶了十几里之后,遇到了路口红灯,不得不停下来。
这时候,三轮车上下来两个人,直接冲到车窗前。拍打着玻璃,大声叫骂着。
“小子,有种就下来。耽误了我媳妇看病,非得揍扁你不可。”
吴世杰这时候不敢逞能了,怕挨打更不敢下车。围观的群众知道真相,都纷纷指责咒骂。
最后,有人主动报了警,吴世杰连人带车被送往交警队处理。刘晓兰连惊带怕,躺在被窝里痛哭流涕,追悔莫及,三天三夜没有起床。
李存明听完这个意外事故,感到万分惊讶,但心情非常平静。稍微犹豫了片刻,还是坦言相告。
“嫂子,如果三天前我知道这个消息,肯定会不改初衷去和刘晓兰见面的。可惜晚了一步,我已经答应了一个姑娘定亲。”
嫂子听了,感到意外,但也没有过于震惊。她自嘲地苦笑一下,叹口气说。
“我早就预料到会是这样,可又不得不跑一趟。正像你之前的心思一样,没有听到你当面亲口相告,不甘心放弃最后一线希望。”
李存明低头不语,觉得万分痛惜但又极其无奈。听天由命,错过就错过吧,既定的事实已经无法挽回。
二婶子刚刚介绍的这个姑娘,和自己相当般配。答应下来的婚事无论如何也不能反悔,堂堂男子汉不讲信用,哪个姑娘能够安心如意地嫁给你?
听了李存明的解释,嫂子只能点头认同。
刘晓兰一意孤行,自作自受,再次错失良缘。害得家里人陪着操心奔波,啥时候是个头啊?